第一个站内站

第一个站内站

出租车有必要安装重庆GPS定位器吗

    前天召开的重庆市GPS卫星导航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应用推进会上,市经信委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重庆地区GPS应用的在线用户数量已达到27.7万,服务中小企业数量达到237家。同时,本市推广应用GPS终端超过9万台,其中“基于GPS的出租车行业应用示范”项目在全市已安装应用GPS定位器的出租车达到33500辆,占全市出租车总量的50%。GPS应用还率先实现“通州共享自行车电子围栏试点”并在其他地区和城市推广,助力城市精细化管理。 


为何手机及导航设备定位还用GPS定位器而不用我们自己的北斗呢?


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次在中国完全自主设计并制造的支线客机——ARJ21-700飞机103架机上进行了测试试飞,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这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一次实现了在民用航空领域的测试应用,同时也是国产民机第一次使用国产导航系统,对两个重大专项的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重庆北斗导航系统的民用领域份额还不是很大,最典型的体现就是智能手机,大部分国产手机采用的是美国的GPS定位器,那么为什么没有采用国产北斗导航系统呢?

 



首先GPS定位器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北斗能够大规模让手机系统使用吗?据我在重庆所知北斗目前的使用情景是非常少的,只有一小部分汽车上采用了,如果中国这么多台手机都采用了北斗系统,北斗能肩负这个重任不出差错吗?就算北斗做好了准备,还会有其他因素。手机已经大批量采用gps定位器了,换成北斗需要额外的导航芯片,这也是一个非常麻烦的事情,重庆手机主板电路都是批量设计好的,这么多的进步成本已经控制的非常好了,突然换成北斗导航成本肯定是要增加的,设计到重新设计电路和主板等等,说不定系统优化什么的都要重新调校,这成本可不是闹着玩的,手机厂商会花大把的钱换成北斗吗?

 


GPS定位器已经广为大家熟知了,在重庆手机厂商中的口碑也非常不错,如果贸然换一个导航系统成本抛开不谈,肯定是存在一些风险的,毕竟北斗导航系统没有手机导航的先例,谁都不愿意冒这个险,所以未来谁做先吃螃蟹的人我们还要期待下。不过目前很多手机都是同时兼容了北斗导航的,只不过平时采用的大多是GPS定位器。

 


由于北斗系统目前重庆还只能覆盖我国和周边地区,预计2018年覆盖一带一路地区,2020年才能实现全球覆盖,所以现在国外品牌手机中没有北斗系统也是正常的情况,预计到了2020年北斗全球覆盖之后,北斗GPS的应用,尤其是基于手机的这种大众应用能够再上一个台阶,所以想要北斗导航成为导航主力军还是要等些时日的。


  除智能交通应用外,本市在应急预警领域“基于GPS定位的应急报灾系统”项目部署便携终端4000套,覆盖全市16区320个乡镇级行政单位,提升了全市汛期抢险救灾能力﹔在电商物流领域,“基于GPS的电子商务物流服务应用示范”项目,为1500辆物流车辆、20000名物流配送员安装配备基于GPS的电子商务智能车载和手持终端。

 

  市经信委最新数据同时显示,本市GPS产业规模迅速从2012年100亿元左右增加到2017年500亿元。目前,卫星导航领域国内上市企业达到18家,占全国三成以上﹔收入超过10亿元的GPS上市企业8家,占全国60%﹔业内在京主要上市公司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相关营业收入增速明显高于行业平均增长水平。


cache
Processed in 0.005528 Second.